59709421_10156542508794538_7725975429051318272_o.jpg

為人父母 我有什麼能留給下一代?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理好財,就先成為一個願意實作的人開

32803100181_509c49de4e.jpg

理財一詞對大多數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但真的在理財下功夫紥馬步的人真的不多。簡單來說,有財才有的理,從理小財開始累積財商,才有能力理大財。所以從擁有第一份收入開始,就是理財的開始。只要你仍身處在社會的經濟體制下,那麼理財就和你有關,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脫離經濟體制,不過那需要的勇氣,可能比你踏入未知的理財世界還來的大許多。

其實就算你沒理財也是其中一種理財,只是你用的是從小父母長輩所植入於你潛意識當中的財商來“無意識”的理財,植入的優,那現在就理的優,植入的劣,那麼現在就理的劣,看看自己現在的成果就曉得了,不過就算理的還算優,也得留意,因為父母長輩那個年代所給與我們的財商,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已不能全然的適用。所以你越早覺知到就越早開始“學”理財,直到理財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自然到潛意識可以自動成長與自動進化。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在被動收入裡迷失了時間

32803100311_3ffc72dd69.jpg

在維基百科的定義裡:只要付出“一點努力”進行維護,就能“定期”獲得的收入。有沒有發現,這兩個關鍵字都和時間有關,但都講的很籠統,說真的,每個人的定義實在是大不同,所以你完全無法和另一個人一模一樣。為什麼要將時間這篇獨立出來談,是要突顯他的重要性,在前幾張圖中顯少提到時間這個元素,不是他不重要,是一般人得在這張圖的流程裡操練多年後,時間這關鍵才會從這張圖中慢慢浮現出來。

就從”定期“這件事來討論,到底是要:每週?每月?每年?還是每3年?一個固定每月支出3萬元的人,或許只要達到“定期每月”擁有超過3萬元被動收入就可;一個每月支出不固定,每半年平均支出約30萬的家庭,或許這個家庭只要達到“定期每半年“擁有超過30萬元被動收入就可;一個擁有資産2憶,現金1000萬的企業家,每年支出約300萬,或許他只要達到”定期每年“可以從公司分紅超過300萬的紅利就可以。所以別僵化了,許多人一直追求要每個月或每年,根本不是重點,拿掉這限制,你將會擁有更多的彈性。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803100371_042cc2e46a.jpg

重新認識OPM

OPM(Other People's Money)
特別把OPM獨立出來談,是因為他有別於第一桶金及資源整合外,將其列為可以創造被動收入的一大可能性。簡單來說,OPM指的是善用別人的錢。透過善用別人的錢投資或架設系統,就可以不必累積第一桶金就可獲取被動收入。

或許在東方人的價值觀裡,“借錢”一途似乎不太受人歡迎,就因為有著這根深蒂固的信念,所以大多數人對這塊都敬而遠之。這和一般人的財務智商有關,因為不理解OPM的精髓,所以對於這一類的一律都歸類在“借錢”這一區塊裡。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803100511_5d333daef2.jpg

唯一你需要擁有的是走出自己一片天的勇氣

市面上很容易找到投資的書。原因是以“工具”為主,一般人可以清楚又明確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具,只要學習一小段時間就可以開始操作,也可以立即看到成果。另一個原因也和市場有關,因為入門門檻較低的工具就那幾項,所以人們易挑選,身旁也較容易找到人討論,所以使用的人多,自然教的人就多。

而反觀資源整合相對的難度較高,因為資源整合是以“人”為主,每個人從小到大累積的資源都不盡相同,重點是資源是用累積的,並不一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學來,再加上資源整合通常是多個資源一起整合才會產生出效果,這樣的排列組合實在太多種,所以市面上實在很難找到有效的書籍,要不講得太廣,看完還是不曉的如何使用;要不講得太窄,能夠剛剛好相符合的人並不多,故這類的教學頂多能教的就是一類一類教,要不就是資訊、知識,要不就人脈,再不然就是技能類。但既然是資源整合,就算一塊一塊學,也得有人教導如何整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否則又只是回到工資收入罷了。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886605756_932547a758.jpg

教你投資的書不需再多我這一本!!

在投資的世界裡,已經有太多太多的前輩們撰寫出自己的心得,這樣的書籍與文章在市面上已多到讓人們不知如何選擇。這也是許多人要踏入投資這個世界的一大困擾。我並不想再多寫出一本來增添大家的困擾,反而是讓大家開始著手去操練並持續操練才是我在乎的事情。

創造被動收入及投資這條路和我們在學校教育裡學到的路剛剛好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學校要我們先找到“絕對對的答案“,避免犯錯,考試得考滿分才行,長期下來,這條路訓練出來的思考模式,非常適合當個好員工,在已經建置好的的系統中避免犯錯;但並不是適合創造被動收入及投資這條路,因為這條路需要的是犯錯的勇氣,在不執著於過往答案的同時,從錯誤中找到自已的原則,而慢慢累積出”適合自己的答案“。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773259702_4aa5309114.jpg

工作也是被動收入的一環

好啦,既然工作這條路也是被動收入的一環,那就來看看怎麼接上被動收入。

很明顯的,大多數人都曉得要累積第一桶金,所以透過工作的方式來慢慢”存“下第一桶金,這個方法的確是個既穩健又可靠的方法,也是咱們上一代教導我們的方法,我也非常的認同,不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K,那就從這張圖開始談起~~

32886605876_38fbe9d246.jpg

所謂的被動收入呢?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RICHARK裡,我們持續談論被動收入系統,持續協助更多人了解被動收入,持續凝聚大家創建被動收入系統,為什麼呢?

 
思維!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宇宙法則的禮物﹣交換法則

 

文章標籤

吳建賢 Co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